读书会预告 | 哲学人类学读书会
哲学人类学
时间:2025年10月14日至2026年1月6日 每周二 19:00-21:00
地点:锡昌堂202室
简介
本读书会旨在针对哲学人类学的经典文本展开共同研读。自康德提出了其著名的第四个问题——人是什么,并将前三个问题皆回溯性地关联于其上以来,哲学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发展,正如海德格尔所总结的那样,可以在总体上划分为一种人类学的趋势和一种形而上学的趋势,但二者事实上是共同围绕着人的问题所展开的。哲学人类学作为1920年代由舍勒(M. Scheler)、普莱斯那(H. Plessner)和盖伦(A. Gehlen)共同奠基的一项宏大的、同时也是崭新的哲学研究计划,与其说是要与传统的形而上学相抗衡,毋宁说是意在坚持以人的存在作为开展哲学思考的起点,这同时也是一切人类认识的旨归。彼时哲学人类学的使命正是直面人类生存处境中的种种问题、正视萦绕着人这种独特存在者的诸多疑难,同时放眼于人类历史而以哲学的方式作出回应。其目标并非在于将人界定为某种单义的本质,而仅仅在于重新回到人的实事,对人的存在方式做出如其所是的描述,最终揭示人类存在(Menschsein)的意义之所在。此一关切在21世纪重新找到了回响,哲学人类学如今进而要求成为一门独立的哲学学科。
在科学与技术日新月异的繁荣背后,不变的是那种促使哲学人类学应运而生的趋势:我们所拥有的关于人的具体知识越多,对于人自身之所是就越是无知,一个统一的人的观念就越发显得是成问题的。面对在人类生活中源源不断涌现出的新现象,如宇宙航天技术、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等等,哲学人类学意在立足于当今的世界现实,以人为圆心而不断开拓哲学的视域,让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环境中的诸专门学科所赢获的关于人的认识能够重新回到哲学的语境中得到沟通和讨论,以人为支点而搭建起一个跨学科、跨文化的哲学讨论平台,正如德尔斐神谕“认识你自己”所指引的那样,再次从人的问题出发,或者说一再地重回到人的问题,最终致力于赢获、或者说不断地重新赢获一种更为整全且深刻的自身理解与世界理解。
核心文本
本学期将首先聚焦于哲学人类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马克斯·舍勒的相关论著。首先是其最负盛名的导论性著作《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由此而对舍勒对哲学人类学的整体构架作一概观;进而再深入到其收录于《舍勒全集》第十二卷中的哲学人类学遗稿之中,与舍勒共思人之存在的独特之处与普遍结构,以及哲学人类学作为一条往返于现象学与形而上学之间的哲学路径在当代的意义与潜能。
本读书会将以德文原著为主,中文译著为辅,意在对具体哲学问题展开讨论之余,同时提升对德语哲学著作的阅读能力。
阅读材料
- Max Scheler, Die Stellung des Menschen im Kosmos, mit einer Einleitung und Anmerkungen herausgegeben von W. Henckmann, Hamburg 2018;
- 马克斯·舍勒,《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张柯 译,商务印书馆,2024;
- Max Scheler, Schriften aus dem Nachlass. Band III, Philosophische Anthropologie (GW XII), Bonn 1987.
阅读方式和分工
读书会参与者需提前阅读文本,依次担当主讲来概述所负责的章节的主要内容、梳理其中的论证思路、分享个人的理解与思考、提出阅读时所遭遇的问题以供共同讨论;领读人将负责补充讲解和引导讨论,旨在于良好的讨论氛围中共同对文本作出尽可能精准的解读。
领读人简介
吴思涵,糖心Vlog 博士后。硕士毕业于糖心Vlog ,2024年于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工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现象学与哲学人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