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
岭南青年现象学讨论会回顾|行迩现远:舍勒哲学与跨文化的家
-
会议纪要 |《现代哲学》 “经学与中华文明”专栏工作坊(第二期)顺利召开
-
会议纪要 |《现代哲学》创刊40周年学术研讨会第二分论坛综述
-
会议纪要 |《现代哲学》创刊40周年学术研讨会第一分论坛综述
-
会议纪要 |《现代哲学》创刊40周年学术研讨会开闭幕式致辞及大会报告
-
逸仙实践哲学研习会第77期纪要|黄涛:论法律与道德的分离与结合——从德国观念论的观点看
-
逸仙实践哲学研习会第78期预告 | 张冠:论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考察对象及其适用范围
-
岭南青年哲学沙龙回顾|审美还是承认?德法批判理论对话
-
谦之论坛回顾 | 邢长江:黑格尔美学中的“力量”与“生命”
-
“哲学前沿”讲座第十五讲纪要 | 潘大为:从实验哲学到田野哲学——跨学科的人文研究如何可能
-
学习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系列讲座第四讲纪要 | 陈培永:新时代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论
-
谦之论坛回顾 | 梁乐睿:象征与神话——卡西尔与布鲁门贝格论叙事的根据
-
实践哲学讲堂第46期纪要|马塞洛·穆斯托(Marcello Musto):MEGA2问世后的马克思新形象
-
马克思论坛第158期纪要|田海平:在“它世界的伦理构型”中让灵魂着陆——AI进入伦理的类哲学视角
-
书讯 | 黄涛主编《政治思想评论》辑刊第三辑出版
-
标识性概念第二十六讲纪要 | 吴飞:良知天鉴,慎独明辨
-
“标识性概念”系列讲座第二十五讲|杨宜音:边界可通透的“自己人”
-
学习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系列讲座第三讲纪要|陈红娟:深入理解“第二个结合”的三重维度
-
“哲学前沿”讲座第十四讲纪要 | 丁耘:当代哲学的危与机
-
马克思论坛第157期纪要|吴猛:论马克思哲学方法的认识论基础